Wondero和Mr. Jamie都講到年輕人跳進"勇氣區"吧!
在完成目標的道路上,會遇到許多阻礙。然而很多人在想到或面臨阻礙時,就第一個想到"放棄",因為這是一個最容易、輕鬆的決定。因此,最終完成目標的人非常的少。而從踏出第一步,也就是開始著手執行目標,到實現目標,這段旅程就稱為"勇氣區"。
回想我在大學階段,就讀一個實務性、具技術性的科系。在唸完前面三年的教科書,也就是理論的荼毒,第四年則必須到醫院實習。
大一到大三期間,我對於自己的科系將來具體要做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老師們教導治療有哪些理論,但是這些理論如何應用我真的不了解。所以,在第四年的實習期間,實習站的老師認為我們應該要會的治療手法,其實我完全不了解
然而,在實習時,一方面沒有勇氣問老師治療病人的詳細手法,另一方面實習老師也不會有時間一步一步教導你,畢竟一天要治療這麼多位病人,下班後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因此,很多治療手法其實要到之後工作,和同事、前輩們討論,再加上自己多方面嘗試,才能夠真正學會如何治療病人。
其實,從這個經驗當中讓我瞭解到,我(甚至是台灣的學生)常常都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探索或是詢問自己不了解的範疇。害怕如果我問別人或是老師這些比我懂的人問題,是不是會讓他們覺得我很蠢,或是讓他們知道原來你連這個都不知道!但是這樣常常會讓我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接觸許多不同的人,開始讓我瞭解,雖然問很多的問題可能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弱,但是唯有這個方式可以很快讓你學到東西。而且,年紀愈小問蠢問題或是犯錯,愈不會讓人看不起你,因為別人會覺得你年紀小不懂事。再加上我覺得“問問題”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如何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問題組成完整的概念講出來,並描述的讓人可以聽懂,其實是需要很多的練習。在人與人相處的社會裡,不怕年輕人問問題,害怕的是你問不出問題,這代表你沒有在思考或是你對遭周的事物沒有感受和自己的看法。
然而,在我這個年紀或年齡再小一點的人,都會面臨未來人生規劃的選擇。雖然在wondero和Mr. Jamie談到的都是和"創業"相關的議題,但是勇氣區不單單指的是創業,對於年輕人選擇任何行業其實都是適用的。
我在研究所階段,開始朝向和大學科系不同的另一個領域邁進,開始探索大腦研究是否可以成為自己未來人生規劃的選擇。
所以,年輕人在尋找人生目標的旅途中勇敢的向前邁進,如果計畫一直停留在腦子裡,最終會成為的僅僅只是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