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位台灣人,從小到大經歷過國民義務教育九年(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研究所二年。但在這十八年裡面我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自己所受的教育,以及教育應該是怎麼樣。直到我遇到一位香港的教師,他告訴我台灣的大學、研究所教學模式是適用於國中階段,而非高等教育。這令我開始思索,什麼是他所謂國中階段的教學模式,一位老師在台上教授學生應該要記的教材,而學生負責把它記下來,就是完美地完成一項教學活動?

我思考後發覺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應該不一樣。曾經聆聽過中研院的院士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老師自己覺得課本上的內容自己都不曾用到過,學生就不用學這些他一輩子都不曾用到的東西。我覺得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思考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方式。為什麼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睡覺,是因為自己上課太無聊,令學生沒有學習的動機(老師的問題),或是學生熬夜打電動造成上課沒有精神(學生的問題)。如果學生上課睡覺,老師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詢問學生的身體狀況,和了解學生上課睡覺的真正原因,而非告訴(謾罵)學生上課不能睡覺。教學現場會碰到很多問題和現象,必須要了解其原因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不是僅僅告訴學生上課不能睡覺而就此了事。

很多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事物都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學校裡的樹很高,我們要怎麼量測樹的高度。請學生回去想想看,並告知老師明天會提供一種方法(因為方法絕對不只有一種)。隔天在實地帶學生量測樹的影子和其中一位學生的影子,從這位學生的身高按比例推算樹的高度。再讓同學二二一組,互相測量對方的影子和樹的影子,讓每位同學可以從自己的影子推算樹的高度。回到教室後,再將每位同學計算出來樹的高度寫在黑板上。或許大家的答案會有一些誤差,這個時候如果有時間,還可以藉機告訴學生測量誤差的概念。

我覺得學習是要學以致用,而非硬記教材。如果教材沒有應用的價值,學習的成果真的會大打折扣。因為硬記下來的教材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被忘記。就像我從國小開始學的英文,因為在台灣很少有機會使用到英文進行對話或是書寫,以至於我的英文學習成效一直沒有太好。很多單字重複背誦,但是因為缺乏實際的使用經驗而一再地被遺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huilo 的頭像
    yuhuilo

    yuhuilo的小天地

    yuhui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