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許多教育議題的文章、比較台灣和國外學生能力的文章後,我覺得目前好像一直比較其他國家和台灣誰強誰弱,但這件事情本身並不能使教育有所改善,只能說我們在哪些方面比哪一個國家厲害、哪一個方面比哪一個國家弱。
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往往忘記去做,就是在評比過後檢討、改進自己。
從小到大每每考完試就是知道分數,但是知道分數對於那些不正確的知識或是不了解的題目並不會有實質上的進步,必須要訂正或是重新學習才是真正能增進知識和能力的途徑。
而且,我覺得其他國家和台灣文化背景、社會觀念大相逕庭,其實很難完全將其他表現較佳國家的制度直接套用在台灣。有時候我們應該和自己做比較,而不是一昧的和其他國家做比較。如果台灣過了十多年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習成效完全沒變,這才是我們應該要擔心的。畢竟我不想這幾年台灣納稅人繳的稅都白花了!
另外一個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很多人都懶得思考,不喜歡改變現狀。但其實追求卓越的表現是需要很多的思考和嘗試。我們從小很多事情都不用思考就有人告訴我們未來的方向要怎麼走、學習東西要背什麼、走哪一條路比較輕鬆,但是就是因為太多這種情況讓我們不知道要去思考和改變,讓台灣人一窩蜂的要去找穩定收入、不需要思考的工作。如果你的人生有了穩定的收入、有固定的錢可以花用之後呢?我不懂沒有任何自己的夢想、興趣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有甚麼意義...
全站熱搜